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平时辛苦积累了不少素材,可正到了考试写作文的时候,连一个合适的都想不起来。
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困惑。一来可能我们积累的素材总量还是不够,二来即使总量够了,考试时难免紧张,情急之下很难从中检索出恰当的素材。
如果我们用“两个一”的方法来积累素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困惑。
“两个一”,就是读透一本书,参透一个人。
选一本自己中意的书,必须是经典名著,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悲惨世界》等,反复阅读,直到把其中的人物、故事都烂熟于胸。
写作文时,对于大多数作文主题,总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恰当的素材。
再找一个自己中意的人,当然得是众所周知的名人,而且此人身上必须有众多的人格亮点。把他的性格、经历、轶事、业绩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同样,这样的人物素材也会适用于大多数作文主题,这就是传说中的“万能人物素材”。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袁隆平院士,就是这样一个“万能人物素材”。
经过简单整理,素材君发现,至少有七个作文话题,可以引用袁隆平院士的事例。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这其中,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氏”。
2019年9月17日,建国70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年轻时,袁隆平经历过苦日子。
解放前,他曾亲眼看见过倒在路边的饿殍。上中学时,他喜欢游泳,但是经常饿到游不动。他常听人们说,“再大的金元宝也比不上两个馒头”。
这些经历让他有了“强国必先强农”的认识,学农之后,他又逐渐认识到“强农必先强种”,于是,梦想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我有一个梦,叫做‘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
为了这个梦想,袁隆平奋斗了一生。最终,“杂交水稻”让他功成名就,也让十几亿中国人的粮食安全有了保障。
因此,他成了最受人们普遍敬重和感恩的科学家之一。
袁隆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把实现人生价值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结合起来,把个人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我们的人生才最有意义。
同所有成就非凡者一样,袁隆平的成功也来之不易。
袁隆平是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1953年毕业时,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他,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
学校地处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在这里,他一呆就是十八年。
从城市到农村倒还好适应,反正搞得是农业技术研究,一心钻在地里做科研就好。
难以适应的是之后到来的政治运动,大形势逼迫之下,想安心搞科研也成了奢望。
他的秧苗不止一次被人为损坏,最严重的一次,试验田全部被毁,他从一口井里打捞起五根秧苗,这才保住了珍贵的样本。
为了远离派系斗争,他辗转到云南、海南等地继续育种研究,连着七年春节没有回家。
在此期间,他先后做了三千多次杂交水稻试验,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直到1970年,实验才取得了突破,1973年杂交水稻试种成功,1975年全国大面积推广。
1981年,国家科委授予袁隆平特等发明奖。在领奖台上,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时,距离他开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个年头。
二十多年的风吹日晒,三千余次反复试验,袁隆平的经历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说起来颇有点传奇色彩,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兴趣,起始于一株特殊的水稻。
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在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30岁的青年教师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
这株水稻株型优异,穗大粒多。他蹲下身子仔细数了数稻粒,竟然有23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
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要知道在当时,“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已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权威结论。
但袁隆平没有屈从于所谓的“权威”,他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决心一探究竟。
谁知道这一探就是半个多世纪。
从“三系法”杂交水稻到“两系法”杂交水稻,从超级杂交稻一期到二期,从纸上理论到田间沉甸甸的稻穗,袁隆平一路攻难克艰,始终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而水稻平均亩产也从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如今的最高纪录是1200公斤。
试想,如果袁隆平当年迷信权威,没有足够的探索精神,哪会有今天的”杂交水稻之父“?
如果他在科研上固步自封,没有持续的创新意识,哪会有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和亩产量的节节攀升?
如今,年近九旬的袁隆平早已获奖无数,名满天下,但他依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他又瞄准了一个新目标——“海水稻”。
所谓“海水稻”,是指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
如果这项研究取得成功,相当于给国家增加了1亿亩耕地,最少能多养活1亿人口。这对于耕地面积偏少的我国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早些年,在安江农校当老师的时候,人们经常看到袁隆平到打着赤脚在学校走来走去,有人提醒他,他也不当回事。
在1987年秋季,袁隆平获得英国让克基金奖,他兴高采烈地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发言,竟然还是打着赤脚,这一幕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常打赤脚,倒不是因为袁隆平的生活习惯不好,他只是为了下田方便。
搞农业技术研究,田间地头就是实验室,长年累月下来,袁隆平身上已很少能看到儒雅的书卷气,他更像一个在地里刨食的老农。
袁隆平常对他的学生说:“水稻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想学好这门科学,离开了田间地头不行,没有实践操作更不行。”
学习、科研离不开实践,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更离不开实践。没有打着赤脚的袁隆平,哪来如今遍布神州甚至已经走出国门的超级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技术是“摇钱树”,有机构评估“袁隆平”这个名字的品牌价值就高达1008亿元。如此看来,袁隆平绝对能算是科学界的“首富”。
然而这位“首富”花钱却颇为“小气”,作为老车迷的他,座驾只是几万元的国产车。
他把获得的奖金都放到了基金会,用于奖励杂交水稻研究。
“不错,我身价1008亿,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没有。我现在就是靠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在一次采访中,袁隆平如是说。他还说:
“我今天穿的衣服就50块钱,但我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15元的衬衫,穿着很精神呢。我的卡西欧手表260元,鞋子120元。要说一点名利思想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要淡泊名利,对物质别要求太高,1000多元的衣服和五六十元的衣服没什么区别。”
近年来,袁隆平飚英语的新闻多次冲上热搜。
他用英语发表演讲和接受外媒采访的视频,刷新了许多人对他的认知。有网友留言说:
我的天,在英语方面,袁老的谦虚是真谦虚,我的谦虚是真心虚啊……
原来他还会说英语?对不起,没有不敬的意思,可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位农民伯伯……
其实,袁隆平经常出国做学术交流,英语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他总是说“I speak broken English”(我的英语不好)。但事实上,他的英语语法标准、词汇量丰富,比大部分大学生的水平都要高。
袁老的英语是有幼功的,他的母亲毕业于教会学校,通晓英文,是他的英语启蒙老师。
后来他自己也上过教会学校,在几乎全英文的学习环境中,他达到了看英文电影能听懂百分之八九十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袁隆平有个座右铭:“学到老”。
直到现在,他依然经常在忙碌的间隙挤出时间学英语,看外文书、听收音机、背单词……
就这样日积月累,他掌握的词汇量已相当大,发音标准而地道,和外国朋友交流基本没有障碍。
虽然一生热爱学习,但袁隆平并不是一个只懂学术和科研的书呆子,相反,他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
如他的秘书小辛所言:“老头儿排球、音乐、游泳、飙车,样样是把好手。”
袁隆平擅长拉小提琴。
早年,在都市里长大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那个穷山窝窝里工作,一晃就是十几个春秋,孤独寂寞在所难免。
每当这种时候,他就拉上一首《梦幻曲》、《蓝色的多瑙河》或舒伯特的《小夜曲》……以此来调节心情。
袁隆平说,“音乐是人生的补药。”
有音乐作伴,他艰苦的科研生活就有了一抹轻松亮丽的色彩。
袁隆平还热爱排球,在年轻时候,他一直是主攻手,是省直排球队的主力队员。
“我在场,就赢;不在场,哼,就输呗。”
到老年,只要时间允许,他经常还要打上几局五人制老人排球。
游泳更是袁隆平的强项。上高中时,他就获得过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
一直到古稀之年,他还不时忙里偷闲,跟老伴去游泳池舒展身子。
袁隆平的身体素质一直很好,年近九旬还能搞科研,出成果,这与他热爱运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袁老身上我们能得出一个道理:业余爱好貌似无用,实则有大用。它能调节心情、强健体魄,让我们以更加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