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最大的有袋类动物

相信只要提到澳洲,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袋鼠,毕竟世界上所有的有袋类动物都生活在这里,而短鼻大袋鼠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在澳洲有袋类中它是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最多可达1.5米,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短鼻大袋鼠长什么样子

短鼻大袋鼠是有袋类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所以它们的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3-1.5米左右,而尾巴的长度更是能达到1.2米,体重更是将近百公斤,可以说是澳洲大陆上最为强壮的有袋类动物,雌胸两性的外形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雌性多呈现灰蓝色毛发,而雄性则多为红褐色毛发。短鼻大袋鼠的生活习性

短鼻大袋鼠有着非常强的奔跑能力,据说它们跑的最快的时候能够达到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因此常常会造成澳洲公路上出现非常多的交通事故。短鼻大袋鼠还会在干旱季节的时候进行迁徙,基本上都是在草原上小组群的栖息,到了夜晚就会开始寻找青草和植物根茎填饱肚子。短鼻大袋鼠的繁殖方式

短鼻大袋鼠到了每年的三四月份就会开始发情,等到交配后,雌性大袋鼠就会开始长达一个月的妊娠期,之后新生的幼崽会逐渐长大,分娩后顺着尾巴爬入母亲腹部的育儿袋中,这时的小袋鼠只占到母亲体重的三千分之一,但是过不了多久它就会长大成为母亲体型的四分之一大。短鼻大袋鼠的种群现状

短鼻大袋鼠曾经一度称为澳洲泛滥的物种,要知道澳洲全境内一共有5700万只袋鼠,几乎是澳洲人口的三倍还多,几乎可以说只要在澳洲出门,在公路上就会碰到不止一只袋鼠,而这也导致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每年基本上都会造成堪培拉至少六百起的交通事故,其次袋鼠对于当地农作物的危害也非常大,澳洲政府曾经还计划给堪培拉附近的袋鼠喂食避孕药,甚至每年都会固定杀死一批袋鼠,但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抑制袋鼠疯狂增长的种群,毕竟袋鼠可是澳大利亚10大特有动物之一。


袋鼠是什么样的动物

成为第591位粉丝袋鼠是一种生长在澳大利亚的动物.它全身披着浅棕色皮大衣,显得很高贵.它的个子高高的,前腿短,是缩着的.后腿又长又大,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非常快,跳起来跳得又高又远,就像跳高运动 员.它的尾巴又粗又长,都拖到了地上.袋鼠的头尖尖的,前额宽、下巴小,眼睛长在脸的两侧,又黑又大,周围有一圈白色的毛,非常漂亮.它的鼻子又小又黑.嘴巴更小,几乎看不见,嘴边还有一点白色的毛,像长着白色的胡须.它的耳朵又长又尖,可能听力很好. 我见过狗、猫和鸡宝宝,而袋鼠却与它们不同:袋鼠妈妈胸前有个大袋子,又宽又大,是用来装刚出生的袋鼠宝宝的.小宝宝在妈妈的袋子里一定感觉很温暖、舒 服、安全.因为有妈妈的保护,它就不再怕危险和天敌,也不再怕饿和渴.我真为袋鼠宝宝感到幸福,如果我是袋鼠宝宝该多好呀!而袋鼠妈妈的袋子里装着袋鼠宝 宝,所以它也不会担心袋鼠宝宝跑丢或被野兽吃掉,也不会担心它饿着或渴着.袋鼠妈妈真是动物中最慈祥、最辛苦、最伟大的妈妈了!我喜欢袋鼠望采纳,谢谢!编辑于 2020-11-17查看全部2个回答袋鼠钱包_急用钱就找我_快审核_快受理根据文中提到的袋鼠为您推荐【小额贷款5万】咨询我们_仅需手机号即可咨询_额度1至20万,专业咨询机构我们为您提供各种贷款业务咨询服务,为你的贷款咨询提供便捷服务合赢贷款代理东莞有..广告看袋鼠是什么样的,_拼多多,给你满意的答案根据文中提到的袋鼠为您推荐袋鼠是什么样的?立即下载拼多多APP,迅速了解袋鼠是什么样的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广告更多专家袋鼠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马上提问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garlic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188****8493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AKA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2条评论白云的烦恼乐园赞好查看全部2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图片展示袋袋鼠零食辽宁北印包装专业定做各种袋袋鼠零食,可按图印刷,也可以免费设计,质量可靠广告2021-10-23袋鼠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1,拥有有强健而有力的、长着长脚的后腿 2,袋鼠的Crural指数(即(小腿长/大腿长)×100指数,或(胫骨长/股骨长)×100指数)达到172,其中红袋鼠更是达到202,远远超过其它动物,而人类平均只有80多 3,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 4,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但雄性没有,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 “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如图所示15赞·574浏览2019-11-26袋鼠的外形特征是什么?袋鼠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在休息时它可以支撑于地与双下肢,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 跑动中的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 566赞·1播放袋鼠外形的特点我们都知道,袋鼠只生活在澳大利亚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里面,尤其是澳大利亚,是绝大多数袋鼠的主要分布区域,但是你知道吗?大多数人口中的袋鼠并非指一种动物,广义上的袋鼠是指袋鼠目下所有有袋动物,狭义上的袋鼠指大袋鼠属里面的物种。 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生态系统来说,澳洲这片土地上的生态系统尤为独特,孕育了品类繁多的有袋类动物,其中又以袋鼠最为出名。 袋鼠是澳大利亚国宝级的动物,它们长得很有特色,能直立行走,前肢较短,后肢较长,跳跃能力出众,尾巴粗大且强劲有力,能够作为第五条腿支撑整个身躯短暂站立起来。 这个特点在袋鼠攻击模式上尤为重要,因为靠尾巴支撑起来的时候,后肢能够腾出来攻击对手。 关于袋鼠的话题,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其中的一个冷知识,人类有偏手性这个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你知道吗?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和部分类人猿才有偏手性现象,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的动物都有偏手性的现象,袋鼠就是其中之一。 它跟人类一样,也会惯用某一只“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偏手性,那么袋鼠究竟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呢? 偏手性现象在人类当中十分常见,比如左撇子这件事情上,男女之间的比例是5:4,研究表明男生更容易出现左撇子。 除此之外,人类身上的其他部位也十分容易出现类似的现象,比如世界上有60%的人习惯性用右耳朵接打电话,下意识用右耳朵听墙根;又比如瞄门缝或者猫眼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用右眼看。 其实偏手性现象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进化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点跟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几乎吻合,因为靠四肢行走的动物出现偏手性的现象极其罕见。 这点其实不难理解,毕竟两条腿行走的动物,便能够腾出前肢,而惯用某一只“手”的话,那只手就会越来越灵活,偏手性的现象也就越来越明显。 比如同样被观察到有偏手性现象的黑猩猩,它们在进食白蚁时,明显会惯用某一只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只手用得越多,就越熟练、越灵活,那么黑猩猩能够抓到的白蚁就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依赖这只手了,这种良性的循环会直接加剧偏手性的现象。 黑猩猩用右手掏白蚁窝 当初人类从四足行走逐渐演化成直立行走之后,就意味着双手能够腾出来做其他更加复杂的事情,当人类进化出这种能力之后,身体的某些神经系统差异化又会进一步演化,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偏手性现象就会越来越明显。 可能这个概念不是很容易理解,打个比方:假如某个人养猪,卖掉之后就能获得资金买更多的猪崽来养,之后卖出去得到的资金就越多,也能买更多的猪崽,如此这般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当然,偏手性及直立行走等现象的实际发生过程十分复杂,目前人们的研究也没有完全透彻,但袋鼠有偏手性现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动物学家们经过对数百份野生袋鼠样本的研究之后发现,绝大多数的红袋鼠以及澳洲东部灰袋鼠都是“左撇子”,也就是说它们更习惯用“左手”,这项研究成果及详细的研究过程、报告都发表在2015年的《当代生物学》上面,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看。 当然,这个研究成果在生物学上面以及整个学术界上并不算什么重大发现,但是对于野生动物爱好者以及我们普通百姓来说,却是个有趣的新鲜事,毕竟袋鼠是左撇子听起来还蛮新鲜的,可以作为日后闲谈的谈资。 红袋鼠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习惯使用右手,而前面提到的这两类袋鼠却更加惯用“左手”呢?德克萨斯大学的生物学家麦克尼尔提出了一个假设,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这一现象。 他提到了红袋鼠和东部灰袋鼠虽然目前主要在地面上活动,但它们的祖先都是生活在树上的袋鼠,日常生活中,这些袋鼠习惯用右侧肢体来固定,即抓紧树干树枝,不让自己掉下来,而腾出“左手”来整理毛发或者进食,渐渐地,它们便养成了使用“左手”的习惯。 东部灰袋鼠 动物学家马拉希切夫认为袋鼠的偏手性现象其实跟人类差不多,最终还得归咎到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差异化,简单的来说就是左半球控制身体右侧行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右侧身体来解决问题,比如习惯性用右手来触碰物体或者干活;而右半球则控制身体左侧行为,当人们遇到危险时,主要是用大脑右半球来控制身体左侧率先逃离的。 当然人类大脑及人体的反应机制十分复杂,整个过程并非如上面提到的那么简单,实际过程要复杂得多。 为了弄清楚偏手性现象是否伴随着直立行走而产生的,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其中一些学者对古氏树袋鼠的研究或许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现象。 研究者们对动物园中的一些古氏树袋鼠进行了偏手性方面的研究,发现它们并不具备这种现象,这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动物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相左,进一步研究发现,原来古氏树袋鼠日常的活动场所主要是在树上,时间占比高达99%,且它们用四肢爬行,这一研究结果与偏手性在四足行走动物中极为罕见这一结论吻合,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古氏树袋鼠不会出现偏手性现象了。 古氏树袋鼠 目前关于动物偏手性现象的研究还在继续中,人类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依旧不足,就拿袋鼠的偏手性现象来说,依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它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毕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点用在动物身上也同样适用。 大多数红袋鼠和东部灰袋鼠在日常整理毛发、进食时,都惯用“左手”,但是这个现象在红颈袋鼠身上却不明显,研究者们认为这跟各自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红颈袋鼠生活在较温和及肥沃的澳洲东部,另外,前面提到的古氏树袋鼠,它们主要树栖,也没有偏手性现象。 红颈袋鼠 袋鼠是“左撇子”这听起来十分有趣,但是很多人知道后细想了一下,觉得这个知识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说,知道袋鼠的偏手性问题的确没有太多的作用,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对于生物学甚至整个学术界来说,却是意义非凡的,这表明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动物们的了解又近了一歩,对于动物保护等工作来说,也有一定的作用。 5赞·18,404浏览2020-12-21袋鼠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42位专家解答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袋鼠的外形特征外形特征: 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 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 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 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 “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基本简介: 袋鼠袋鼠是一类有袋类动物,属于袋鼠科(Macropodidae),“袋鼠”一词通常用来指袋鼠科中体型最大的几个物种。 一般而言,大型袋鼠面对人类在澳洲的开发有较高的适应力;相较之下,他们的许多小型亲戚则面临了较大的生存威胁,数量也较少。 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袋鼠养殖业,不过野生的袋鼠会被猎杀并制成食用肉品,而此种产业也具有争议性. 袋鼠是澳洲的象征物,出现在澳洲国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货币图案上。 许多澳洲的组织团体,如澳洲航空,也将袋鼠作为其标志。 澳大利亚军队的车辆,舰船在海外执行任务时很多时候都会涂上袋鼠标志。 152赞·6,015浏览2018-03-31描写袋鼠的作文300字一种生长在澳大利亚的动物. 它全身披着浅棕色皮大衣,显得很高贵.它的个子高高的,前腿短,是缩着的.后腿又长又大,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非常快,跳起来跳得又高又远,就像跳高运动 员.它的尾巴又粗又长,都拖到了地上.袋鼠的头尖尖的,前额宽、下巴小,眼睛长在脸的两侧,又黑又大,周围有一圈白色的毛,非常漂亮.它的鼻子又小又黑.嘴巴更小,几乎看不见,嘴边还有一点白色的毛,像长着白色的胡须.它的耳朵又长又尖,可能听力很好. 我见过狗、猫和鸡宝宝,而袋鼠却与它们不同:袋鼠妈妈胸前有个大袋子,又宽又大,是用来装刚出生的袋鼠宝宝的.小宝宝在妈妈的袋子里一定感觉很温暖、舒 服、安全.因为有妈妈的保护,它就不再怕危险和天敌,也不再怕饿和渴.我真为袋鼠宝宝感到幸福,如果我是袋鼠宝宝该多好呀!而袋鼠妈妈的袋子里装着袋鼠宝 宝,所以它也不会担心袋鼠宝宝跑丢或被野兽吃掉,也不会担心它饿着或渴着. 袋鼠妈妈真

为什么有袋类动物都在澳大利亚

有袋动物并非都在澳洲,美洲也有少数有袋动物生存,如负鼠等有袋目并非起源于澳洲界,而可能是在冈瓦那大陆尚未分离的时候从南美经南极到达澳洲的,但是因为在澳洲缺少有胎盘类的竞争,有袋目在澳洲界得到最大的繁盛。 有袋目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的澳洲动物,考拉、大袋鼠等几乎成了澳洲的象征。 有袋目在史前时期的南美洲占据了食肉性动物和食虫性动物的生态地位,而在澳洲则几乎占据了哺乳动物的各个生态位,成为澳洲的主宰,并且进化出了与其它大陆的不同真兽类相对应的不同类型,从小型的食虫类型直到大型的草食类型后兽下纲Metatheria,有袋目Marsupialia后兽下纲即有袋类,以没有真正的胎盘,出生时幼兽发育不全,需要在育儿袋内抚育后代为特征。 这种繁殖习性可能不是后兽下纲特有,而在早期的兽亚纲成员中已经产生。 有袋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中期的北美洲,是一些类似现代的负鼠的小型食肉、食虫动物,在白垩纪晚期已经在北美洲非常繁盛,并进入其它大陆。 在新生代大部分地区的有袋类由于真兽类的竞争而灭绝,在南极洲的有袋类则由于冰盖的形成而灭绝,只有在大洋洲和南美洲保存了下来并且非常繁盛。

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哪些?

袋鼠 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过强盛的两大类哺乳动物:有袋类动物和胎盘类动物。 有袋类动物繁殖力强,在世界大陆占尽优势,当然也渗入了澳大利亚。 后来,地理联系中断,胎盘类动物继续进化,直至出现人类,并在大约2500万年前取代了几乎所有有袋类动物。 然而在世界“孤岛”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仍在繁衍不息,“家丁”兴旺。 最有代表性的有袋类动物当数大袋鼠,欧洲人称其“坎戈路”(kangaroo)。 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当年探险澳大利亚东海岸时,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跳跃式前进的庞然怪物,就十分惊讶地做着手势询间当地土著人,土著人回答说:“坎戈路。 ”于是,库克船长就称此物为“坎戈路”,袋鼠也由此得名而编纂入英国词典。 然而,库克船长哪里知道,“坎戈路”在土著语言里是“不知道”的意思!袋鼠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共有50个品种。 最常见的是一种身长、体重均相当于一个成人的红色或灰色大袋鼠,有些体重则超过200磅,却丝毫不显笨拙;体型小的则像是一只猫。 袋鼠的生产很有意思,只要看到母鼠开始清理自己的袋子,小心翼翼地将袋中杂物掏干净,这就是即将临产的信号,分娩后,尚未睁开眼的小袋鼠从母鼠尾巴上向育儿袋顽强缓慢地蠕动。 小袋鼠要在袋中生活9个月才会离开。 如遇风吹草动,它又会钻进母亲袋里“避难。 袋鼠的跳跃能力特强,全速前进时,前腿蜷缩,尾巴翘起,后腿像钢制弹簧一般使整个身体猛力向前冲,时速可达60公里!有些袋鼠生性凶猛,在广袤的草原上经常可以看见两只雄袋鼠相斗的情景:两鼠对峙,怒目而视,颈毛耸起,口中嘶响,用尾巴横扫对方。 若一方被打倒在地,便定胜负,败者只是受伤,很少死亡。 饶有趣味的是,每次打斗都会引来许多袋鼠“观众”,它们并不参战,只是坐山观“鼠”斗。 袋鼠生活习性是喜白天休息,黄昏活动。 夜间,袋鼠遇见车灯会误以为天敌来袭,这时,便会从草丛中一拥而上,跳跃到公路,与汽车拼死相撞,小汽车如不注意往往被它们撞翻。 因此,在澳大利亚,许多汽车前端都安装了排障器。 为防止这类碰撞的发生,一些公路旁竖有高大醒目的画着袋鼠的牌子,这是警告司机,前方为袋鼠出没地,要注意安全。 袋鼠浑身是宝,肉被做成各种美味佳肴;皮质坚韧轻柔,可制成考究的皮箱、大衣、腰带、靴子和棒球手套等,颇受消费者青睐。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和国宝,其形象被绘入澳大利亚的国徽。 许多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澳大利亚人要给予袋鼠如此崇高的荣誉呢?”原因大概有三:其一,袋鼠是最古老的史前动物,世上独有;其二,袋鼠乃澳大利亚最高大的动物,无以匹敌;其三,袋鼠“温文尔雅”,平和善良。 考拉在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中,还有一种非常讨人喜欢的动物——树熊,又称“考拉”(KOALA)。 据悉,在土著语言中“考拉”是“不饮水”的意思。 当土著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观察到这种动物从不饮水之后,故取此名。 “考拉”长着一张胖胖的孩儿脸、一只黑油油的鼻子、一双滴溜儿转的圆眼睛和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加上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皮毛,总显得那么憨态可掬,滑稽可爱。 “考拉”虽冠以熊名,但实际上与熊并无多少干系,只是身体臃肿,又无尾巴,长得与熊相似罢了。 “考拉”生性温良,不易发怒,一旦被激“火”,便会发出婴儿似的哭啼,煞是令人爱怜。 在澳大利亚,“考拉”的声望可与我国的大熊猫相媲美,它总是给人一种欢乐、祥和与安定的感觉,因此澳大利亚人最喜欢用“考拉”玩具馈赠朋友嘉宾。 “考拉”四脚较短,完全长成时约60厘米高,10多斤重。 它的爪尖利,每只五趾分为两排,一排为二,一排为三,能紧紧抓住树干。 它的“绝活儿”是从一根树枝上纵身跳到几米处的另一根树枝上,敏捷灵活。 有趣的是,“考拉”的尾巴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退化成一个“座垫”,因而能长时间舒适潇洒地坐在树上。 “考拉”每胎只生一仔,小“考拉”出世后,会立即钻进母亲腹部的袋中吮乳,等长到约15厘米高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母袋。 “考拉”的袋与袋鼠不同,其袋口朝后,小熊一旦离开母袋,就再也进不去了。 在澳大利亚,人们无论在哪儿看到“考拉”,几乎都是端坐在树杈上打瞌睡的样子。 “考拉”虽属走兽,人们却难得见其行走,因它怕见人,从不下树觅食,又无需饮水,故终日在树上“正襟危坐”,从不搞什么“小动作”,只是不断地吞嚼桉树叶而已。 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桉树林奇多,“考拉”多集中在这里,它们以桉树叶为食物,从中可以获取足够的水分,因而能够一生不饮水。 鸸鹋 留心观察过澳大利亚国徽的人会发现,其左边是一只大袋鼠,右边则是一只鸸鹋(EMU)鸸鹋能堂而皇之地走上国徽,得益于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鸟。 鸸鹋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鸵鸟,但比驼鸟高大,其身高约1.5米,体重数十公斤不等,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应属于鸵鸟类中的一种。 鸸鹋喜爱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带,全身披着褐色的羽毛,擅长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并可连续飞跑上百公里之遥。 鸸鹋虽有双翅,但同鸵鸟一样已完全退化,无法飞翔。 不过它能泅水,可以从容渡过宽阔湍急的河流。 鸸鹋耐饥渴,长相一直保持史前时代的形状,没有丝毫变化,这令一些动物学家深感困惑。 鸸鹋或出双入对,或三五成群,极少见有踽踽独行的。 到了繁殖季节,雌鸟产卵,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责任由雄鸟来承担。 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雄鸟非常耐心地履行职责,直到小鸸鹋脱壳而出,新生命的啼鸣回响在湛蓝的天空……鸸鹋很友善,若不激怒它,它从不啄人。 它对食物也不讲究,主要以草类为食,也爱吃一些草蝶及昆虫。 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鸸鹋能经常改善伙食,吃到游人喂它的面包、香肠及饼干等。 当有汽车在公路边停下来时,鸸鹋毫无戒备,反而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争抢着把头伸进车窗,一是对你表示亲近,二是希望你能给点好东西吃。 鸭嘴兽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 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 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 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 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短毛,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蹼,酷似鸭足。 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这是它的“护身符”。 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 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鸭嘴兽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乌龟蛋状。 小鸭嘴兽孵化出世后,靠母乳喂养4个月方能自己外出觅食。 鸭嘴兽的生物钟是颠倒的,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 鸭嘴兽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 这种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亚独产的动物,真是奇特又奥妙,充满了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