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意象

人们在内心想象一幅画面的能力称之为心理意象(mind’s eye)。然而,就像视力一样,心理意象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想象的画面太过生动以至于无法忍受,有的人则根本无法在脑海形成画面,前者是超幻症,而后者就是幻像可视缺失症。本文介绍了心理意象光谱两段的不同特征,以及这种内在意识知觉的意义。

01超幻症

当你全神贯注地阅读一部小说时,你的心理意象(mind’s eye)看到了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觉得,无论小说写得多么生动、多么令人回味,我们大脑中浮现的场景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反差较低的近似场景。但是对于Clare Dudeney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

“当人们描述事件,尤其是血腥的场景的时候,我的视觉想象特别生动,就像是自己正在亲身体验它们。”Clare Dudeney说,“几年前,我在火车上读书,当我读到一个人脚上钉了钉子之后,我就昏倒了。”

目前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具有像Dudeney一样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超幻症(hyperphantasia),Dudeney就是其中的一员,几年前她才意识到这一点。毕竟,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本质上是私人的事情。很难用你自己的眼睛来表达你在内心看到的东西,更不用说和他人比较相似程度。但是我们现在知道个体之间的心理意象千差万别。有些人觉得自己无法描绘出自己的卧室,而另一些人,像Dudeney一样,就像是在电影院里一样,可以清晰地唤起人们的思想。

“有些人的内心想法像电影一样生动,这可以帮助我们解开意识之谜。”

这些极端的想象力特别能勾起人们的兴趣。那些能够更好地捕获大脑里发生之事之的人,他们的这些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出心理意象在情绪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探寻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的广阔天地。具有非凡想象力的人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人类如何体验这个世界。

02心理意象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临床神经科学家Emily Holmes说:“我有时候会认为,我们对外层空间的了解比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还要多。心理意象是探索内心心智的前沿领域。”

在你的脑海中唤起一个意象,就是唤起一个不存在的虚构世界。当你想到这些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这是一种惊人的能力。如果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意识是科学研究中最令人惊讶的现象之一,那么我们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想象世界的能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有争议的是,我们的想象力解释了为什么人类能够主宰地球。尽管想象力比意象更重要,但它是我们内在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让我们回忆过去并模拟未来。

有些人会花很多时间做白日梦,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确有很多活灵活现的素材。

有鉴于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理科学几乎没有研究过我们的视觉意象,这似乎很奇怪。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客观地研究意象的工具。但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最终,那些与视觉感知相关的活动模式,显示出他们正在想象某种东西。从那时起,各种研究都表明,在神经科学术语中的心理意象是模糊的视觉感知形式。也就是说,它可以被测量和研究。

第一个以此做研究的是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Joel Pearson。2008年,他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种能够测试人们心理意向的方法。这项技术利用了一种被称之为双目竞争的现象,即,尽管同时向左眼和右眼展示不同的图像,人们还是能感知其中的一个图像。他们看到的那一个图像可能会受到一个简单伎俩的影响:如果研究人员先向被试闪现一张房子的图片,然后再向被试呈现两个图像(一个是房子,一个是汽车),那么他们在双眼竞争中觉察到的可能就是房子。

Pearson说,这种效应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会根据首先闪现的图像在头脑中创造出一幅图像,这样,在他们同时面对两幅图像时,就能够重新感知到这幅图像。他说:“你的意向确实改变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03幻像可视缺失症

Pearson认为,这种启动效应在那些头脑画面更生动的人身上会更强烈,他通过这种客观的方式证实了人们讲述的心理意象生动性。而处在心理意象在光谱的另一端的人群,毫无疑问就是他于2011年发现的患有aphantasia(幻像可视缺失症)的人,这些人没有任何的心理意象,当然也不会有图像的启动的反应。有过极其生动心理意向的人,与处在光谱中间的人相比,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启动效应。

那么,为什么我们头脑中看到的东西会各不相同呢?2010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神经学家Adam Zeman公布了一位名叫MX的病人的详细情况,MX在心脏手术后失去了心理意象。从那以后,Zeman开始听到有近几千人说他们一直都是幻像可视缺失症病人,还有几百人是超幻症患者。

同样,Pearson也要求志愿者参与了神经影像学研究。目前,Zeman和Pearson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

Pearson和他的同事对36个病人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结果显示,那些意象能力比一般人强的人,他们的视觉皮层——处理眼睛信息的区域——比其他人小。Pearson进行的一项类似的研究发现,心理意象较强的人,他们视觉皮层的神经活动也较低,但前额叶皮层的神经活动却较高,前额叶皮层被称为大脑的指挥中心,因为它可以控制其他区域。

Pearson说:“从决定视觉图像强度的因素来看,它似乎部分与神经结构有关,部分与活跃程度有关。”

他将视觉皮层比作画布,即你生成图像的地方。其想法是,如果在视觉皮层有很多活动,或者画布已经被油漆覆盖,那么就很难发现图片。他说:“噪音似乎干扰了视觉图像。”

Zeman和他的同事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先让被试观察,然后让其想象一些名人面孔和著名的建筑物,于此同时观测被试的大脑活动。他们发现,在一项称为视觉图像生动性问卷(VVIQ)的调查中,那些对自己的心理图像评价更高的人比那些得分较低的人激活的大脑区域更少,反之亦然。Zeman说:“这与许多其他研究相吻合,这些研究表明,当你擅长某件事时,你的大脑使用量会减少,好像你变得更经济了。”

04多幻症与艺术

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具有中等心理意象者进行的。当涉及到极端的心智意象,特别是多动症时,我们知道的很少。但Zeman注意到,在他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关联。例如,意象生动的人往往会说他们有很好的自传记忆,也不难记住人脸。而且,这似乎与联觉有关,联觉是一种感觉重叠的神经特性——你似乎可以听到颜色或看到声音。

Zeman说:“还有一些有趣的印象派作品。”“患有多幻症的人说他们做白日梦的时间比大多数人都多,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确有很多活灵活现的素材。似乎意象也更容易助长他们的情绪,如遗憾、渴望和怀旧。”

伦敦艺术家Dudeney是为数不多的能让自己学习的超幻症的人。2017年,她在一个展览上遇到了Zeman,她为这个展览创作了一系列她在梦中看到的视觉图(见下图)。当她描述了自己视觉想象的生动性时,Zeman邀请她服用做了VVIQ测试,并对她的大脑进行扫描。当她发现自己患了多幻症时,并不感到震惊,但她很惊讶其他人都没有,她认为每个人的心理意象都像她自己的一样生动。

Dudeney说:“我现在意识到,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通过绘制心理意象学会了阅读。”“当老师阻止我闭上眼睛把字母和单词形象化时,我就完全被卡住了。”这些天,她开始认为,这是她艺术生涯中很重要的部分,她把自己非凡的想象力看作是一种恩惠,而不是一种负担。然而,当她不得不要求人们停止描述一些可怕的事情时,她确实遇到了一些奇怪的情况。

05心理意象负面效应

有理由怀疑,并不是所有具有生动形象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这项能力是一种优势。在过去的十年里,像Holmes这样的研究人员发现,心理意象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着强大的影响。Holmes和她的同事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当要求健康志愿者想象消极情景时,这些志愿者报告的焦虑感比那些被要求在相同情景描述词语含义的志愿者要强烈得多。

这里的意义非常直观。如果想象一个图像是真正看到的事物的一种较弱的形式,那么,它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

例如,当你想象你最喜欢的一顿饭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流口水。当害怕社交场合的人想象自己在聚会上脸红或出汗时,他们会感到焦虑。

事实上,伦敦国王学院的Colette Hirsch已经证明,负面心理意象并不仅仅是社交恐惧症的副作用,而是引发这些情绪。当Hirsch和她的同事要求社交焦虑的志愿者在与陌生人交谈时记住负面的画面时,他们报告说感觉更焦虑,并认为他们遇到的情况不太好。Holmes说:“这并不是他们取悦别人的方式,而是他们用自己的心灵之言看待自己的方式。”

健康志愿者在想象消极情景时的焦虑程度更高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的特点之一是对创伤性事件的侵入性记忆,这种记忆通常以生动的图像形式出现,具有强烈的即时威胁感。有基于证据的心理治疗方法可用,但了解心理意象的作用有助于Holmes想出另一种潜在的预防方法。她和她的同事们已经证明,在人们经历了一次创伤性事件后不久,要求人们做一些涉及图像的事情,例如玩电脑游戏俄罗斯方块,就可以减少干扰性记忆。

Holmes说:“你不能同时把两个心理影像放在心里。”“因此,如果你做了一些与创伤事件中的图像相竞争的事情,而这些创伤记忆就正在被放下,你也许能够阻止它们侵入。”

Holmes最近已经证明,一套图像干预技术可以帮助双相情感障碍(BP)患者,BP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是由反复出现的未来可能发生的心理意象所驱动。其中包括“意象重构(imagery rescripting)技术”,该技术鼓励和引导人们想象替代的、更积极的图像。

06被记忆和期望趋势的意象

Zeman和Pearson感到困惑的是,心灵意向极为生动的人是否更容易受到某些心理疾病的影响。另一方面,幻像可视缺失症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免疫?

他俩都无法检验这个想法,Holmes坚持说我们应该小心不要做出假设。“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但事实是我们不知道,因为没有人做过这项研究,”她说。“可能恰恰相反。可能是超幻症的人能够更好的控制他们的意象。”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对心理意象的初步理解并不局限于心理健康。根据Pearson的观点,找出我们脑海中变戏法的能力背后的神经过程,可能会告诉我们意识本身的一些情况。他说:“这是我试图说服同事们的事情。”

他的论点是这样的。从广义上讲,我们解释意识之谜的方法集中在事物的视觉方面:比如说,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一个苹果?问题是,我们看到苹果的意识体验不仅是通过我们的眼睛进入视觉信息的产物,也是我们的记忆和期望的产物。

我们的大脑不断地预测我们将看到什么,先从大脑的非视觉部分产生信号,这些信号被输入视觉皮层,在那里它们与来自眼睛的信息相结合,产生图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视错觉能够如此容易地欺骗我们。这也使得我们很难分辨意识中的哪些元素来自期望,哪些来自外部刺激。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大脑的眼睛来解决这个特殊的问题。魔术般创造的的心理意象是少数几种场景中的一种,在这些场景中,你闭上眼睛,有意识地体验苹果,不受视觉信息的影响。

Pearson说:“这是一种纯粹的内在意识知觉。”因此,通过研究心理意象,我相信我们可以弄清楚大脑是如何利用反馈信号来创造意识的。我们可以解开我们如何体验世界的秘密。


简要论述文学意象

浅谈文学意象【内容摘要】文学象征意象是象征文学的高级形象形态,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文学意象有四种不同的含义: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和观念意象和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 文学象征意象的语义不仅仅局限于“表意之象”,能称得上是文学至境的文学意象有着非常独特的不同于艺术至境的审美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和多义歧解性。 【关键词】文学意象、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多义歧解性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和观念意象和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一、 文学意象的提出在我国古代,最初是从哲学角度提出意象的概念的。 《周易·系辞上》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认为古代圣人创制物的象和记录语言的文辞,都是为了人的思想意义。 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个提出来的是刘勰,指的是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景象。 以后。 我国的一些文艺理论家在使用这一术语时,虽不断丰富其内涵,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刘勰的意思。 ①二、 文学意象的四种含义意象一词,是一个中学都有的概念,但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模糊。 美国著名学者MH艾布拉姆斯说:“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②英国《现代评论术语词典》解释“意象”时,也慨叹道:“这是一个灵活得令人困惑的术语,任何有文学语言所引起的可感效果,任何感人的语言,暗喻,象征都可以称为意象,当一个概念被泛化得什么都是时,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意象”概念亟待从理论上进行梳理和规范。 意象概念,广泛应用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主要有四种含义:(一)心理意象,即从心理意义上的意象,国内心理界一般把它译为“表象”,是指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与脑际的各种感性形象。 心理意象是文学创作赖以展开的基础,这个意象是有价值的,但它不是文学形象,更不是文学的至境形象。 (二)内心形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超前的意向性设计图像,在文学创作中则表现为艺术构思所形成的心中之象或内心形象(三)泛化形象,是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称,基本上相当于“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这个概念,简称“形象”(四)观念意象及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是指一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多义性等特点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③三、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一)哲理性这是至境意象的本质特征。 文学象征意象作为“表意之象”,所表之“意”便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哲理性观念、意念或者说是一种哲理的思考。 诗人瓦莱里说:“诗人有他的抽象性思维,也可以说他的哲学,就在他作为诗人的活动中,他的抽象思维在起作用”④哲学已经普遍而深刻地渗透文学,下面以波德莱尔的《天鹅》为例。 “一只从笼中逃出的天鹅,把嘴向一条干涸的小溪伸去。 它心里怀念着故乡的美丽的湖泊,说道:“水啊,你何时才流?雷啊,你何时才响?这不幸的怪物几次伸长抽搐的脖子,望着无情的天空,向上帝吐出它的诅咒”诗人写的是天鹅,但令我们想到的是人类的处境,天鹅逃出牢笼,依然陷入困境,记忆中美丽的家园不复存在。 天地之下,没有它的容身之地,它只能无助向着冥冥中不知何处的上帝发出它的诅咒。 这岂不是现代人心灵感受的象征?人类自产生以来,为获得生存的自由与自然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但是,随着人类一步步地战胜和控制自然,人类也同时一步步地走向生存的绝境,是应该诅咒上帝呢,还是应该诅咒人类本身呢?这确实是个难解的哲学问题。 波德莱尔对人类命运的诗意沉思浓缩到了天鹅这一形象上,使之成为表意之象。 (二)象征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 一般说来,意象的哲理性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形象的象征或暗示来达到的。 象征的“形象“实际是含有某种意义的载体。 比如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大甲虫的形象与形成过程和“人变成非人”的哲理意义相对应,这个形象引导我们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它,而不是局限于形象本身。 结合里尔克的《豹》来体会文学意象的象征性。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惫,什么都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铁栏杆后边没有宇宙,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围绕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表面看来,这首诗描写了关在笼子中豹子的客观形象,牢固的铁笼,慵懒的脚步,困顿的眼神,这笼中的困兽没有课昔日强悍的英姿。 我们感受到某种焦灼的情绪和某种绝望而不甘的心情。 豹这一形象引起我们的共鸣,穿梭于现代社会社会中的人们,被自身不断膨胀的物欲和日益庞大的机制组织所控制,像困兽一般,只能无耐地望着那封锁自由的铁笼。 诗人通过豹子这一形象隐喻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诗写出来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这就是这种神秘性的完美的应用,象征就是由这种神秘性构成的,一点一点地吧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反之也是一样,先选定某一对象,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探索,从而把某种心理状态展示出来。 ”⑤(三)荒诞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 荒诞性本义指违反常性常理,显得荒谬可笑。 现代派文学创作理论和创作风格千奇百怪,但大都采用荒诞变形的方式显现出非理性和反传统特征。 如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 此外,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流浪汉在无望着等待戈多,从表面上来看,剧情是违反常理的,现实生活中等人、接人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个明确的结果,但人们领略到,在其荒诞的面貌下,正是西方荒诞世界的反映。 剧中的一句“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揭示出等待的虚妄和希望的渺茫。 总之,形象上怪诞,生活逻辑上的不可理喻是古今意象的一般特征。 (四)求解性这是文学象征的审美特征。 由于象征意象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真理和观念,那么对象征意象的审美过程变成了不断追问的审美鉴赏过程。 通过思索和求解,读者可以慢慢领悟意象所负载的某些观念和哲理。 如北岛的诗歌《迷途》“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天空,小路上,一颗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读这首诗,我们感到一种迷离和恍惚。 “我”究竟在寻找什么,很难下定论。 “哨音”似乎带着某种美好的呼唤,心中某种信念和敬仰,然而“森林”挡住了追寻的道路,这森林是什么呢?是权威,是传统,是内在的怯懦,我们不知道。 我恍惚的迷途却有蒲公英的相伴,这蒲公英是什么呢?是理想,还是某种邪恶的力量?那深不可测的眼睛为什么存在于美丽却虚幻的倒影中?读者在欣赏中会不懈地求解过程中找到答案。 最终的结局诚如叔本华描述的那样:“保持纯粹的观念状态,忘我于这个关照之中,从而完全忘了自己。 ”⑥(五)多义和歧解性好的审美意象,往往使人始终很难得出最为精确的结果,好像有无数多个解,这就使得文学意象具有多义和歧解性。 先来看意象的多义性,关于“春风”在不同作家的诗歌中,表现不同的含义。 如杜甫的《绝句慢兴九首》之六中的“苍苔浊酒村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诗中的“春风”是描述性意象。 李白《劳劳亭》中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诗中的“春风”是一个象征离别的意象。 李白的《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中的“春风”是一个象征爱情的意象。 《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云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中的“春风”是一个象征思乡的意象,此外,在他那首《清平调词三首》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诗中的“春风”是一个象征貌美的意象。 “春风”可以给予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含义,这可以体现了文学意象的多义性。 此外,文学意象还具有歧解性。 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里的“春风”有三种意思;第一、夸张玉门关的荒寒,说那里连春风也吹不到,这是春风的字面含义。 第二、比喻朝廷的恩泽到不了边塞戍卒的艰苦生活没人关心,这种解释是把吹风比喻“皇恩浩荡”的意象。 第三、“春风”与上句的“杨柳”组合,象征戍卒的离愁别绪。 对“春风”这意象的三种理解都不相同,有歧解。 ⑦注释:①凌珑:《文学原理》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9页②M·H阿伯拉姆:《简明外国文学词典》湖南人民出版社第150页③参见《文学理论教程》第230页④见伍蠡甫主编的《现代西方文论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27页⑤马拉美《关于文学的发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62~263页⑥叔本华《表象世界:艺术的目的》中华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⑦陈植锷:《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1~186页参考文献:【1】凌珑:《文学原理》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M·H阿伯拉姆:《简明外国文学词典》湖南人民出版社【3】董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4】马拉美《关于文学的发展》 上海译文出版社【5】陈植锷:《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叔本华《表象世界:艺术的目的》中华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女生说男生的眼睛好深是什么意思呢

谢谢邀请!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讲,如果男女双方不太熟悉,正常情况下,女生能评价男生的细部特征,尤其像眼睛这样最具传达微妙情感的部位,说明她比较留意这个男生,潜台词可能是男生与众不同,很有魅力;也可能是男生眼睛深邃,充满智慧;当然还有可能就是对这位男生充满好感的暗示。 不过从心理“意象对话”的层面分析,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睛好深”则是一种意象,象征这位男生的心思难以捉摸。 这是女生潜意识的表达,说白了就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其次,如果男女双方很熟悉,也许她只是顺口说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不过也有日久生情的例外情况发生。

李煜诗词的意象与情感的研究

1.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无数历代君主淹没于时间的洪流中,他们的荣华富贵、丰功伟绩往往不留下一丝痕迹。 或许,对历史而言,缺少一两位平庸的君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人类文明而言,失去南唐后主这位平庸甚至政治低能的皇帝却是巨大的损失。 2. 李煜以帝王的身份留名史册,却以那几首短短的诗词名垂千古,这或许是历史对李煜的玩笑。 他生于帝王之家,却身处黑暗的社会,从小为了生存,也顺应兴趣立志做个隐士,但最终还是不能如他所愿,贪图诗词歌舞之乐,登上了摇摇欲坠的地王宝座。 除了用词记叙心中的痛楚,他只能眼睁睁的目睹国破家亡。 于是,他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词中,使内在的真情实感与外界实物实景完美融合,创作出了鲜明的形象和美好的意象,从而使其词拥有了长传不衰的艺术魅力。 3. 帕尔莫认为:“意象是人们的心理表征,源自人们运用外部感觉器官对类似物的知觉体验;而语言则是以意象为玩赏的有声符号。 意象是我们的心灵之眼所看到的东西,是基于多种感觉器官的经验集合。 人们可以将语言和意象相结合,以增进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加大文化的社会容量。 意象是抽象的、片段的、变化不定的,我们主要通过心理意象进行相互交流。 由于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物的体验不同,对这同一件事物的认知过程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在这基础上的意象也不尽相同。 ”4. 李煜词的意象丰富而鲜明,然而再普通的事物在词中都会引发或承载一段作者特有的思想情感。 5. 对于李煜前半生的诗词,他善于描写意象的颜色。 在前半生的宫廷生活诗词中,他喜欢选择那些明亮而鲜艳的颜色。 当这些鲜艳而明亮的颜色作用于人们的感觉时,人们可以立刻将注意力聚焦在这些明亮的地方,这些意象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明亮,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李煜诗词中荡漾的幸福和欢乐气息。 6. 在古代的中国,金色是帝王的象征,知道他身份的人当然会习惯金光闪闪的煜词。 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想当然的习惯,相信不仅是李煜本人,还有我们都会把他定位为一个富有的君王,一个理应享乐,理应拥有这一切金色的君王。 7.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鲜艳的颜色,总是和幸福、快乐联系在一起。 红色的服饰或者红色的花朵总能给诗中的女子增添几分艺术的娇美感,制造出一种狂热的氛围。 李煜是喜欢这种生活的,他不是在炫耀,不是在贪婪的挥霍,或许有点奢靡,但这坦诚率直的文字后确是一个真实的词人,一个任性任情、单纯率真、沉溺执着的词人。 他尽情吐露着当时真挚情感,并没有歪曲或粉饰生活,只是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试想,如果是柳永或是秦观笔下的金色与红色,我们还会如此看待吗?8. 如汪液若那样,我们大可能会在分析中物他们浪荡的性格,享乐的无拘无束,这本就不是他们应有的享受,所以,当柳词前一句是金光闪闪,喜气洋洋而后又突然落魄的失去时,不会带给我们多大的落差,不会引起我们像对待李煜这样的情感共鸣。 9. 生活还“过得去”的李煜肆意的借用词来表达自己的享受之情,真实而鲜明的个性,他爱享乐,有能力享乐。 也许这时期的词没有后期那么强烈的愁思,没有那么大的感情冲动,没有那么的切肤之痛;也许这一些词的描写没有出奇的笔法,没有造就一个高不可攀的高峰;也许没有积极向上教科书般的思想内容,但他真实情感的流露却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帝王,领略了古时奢华的帝王的享受,沉醉于源于不同于一般士大夫视角的独特的词的魅力。 10. 李煜后半生的生活情况急转直下,丢了江山美人,没了荣华的享受,却仍剩下一颗高傲而敏感的心。 11. 此时的李煜词完全充斥着悲痛的情思,更能表现出他多愁善感的气质。 12.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13. “砌下落梅如雪乱”如此细致的比喻足见其细腻的心思与敏感的内心。 落梅这一意象寓愁,把心中驱不散、挥不去的情感具体化,写出愁肠欲断的心情,创造了一个情景合一的深婉境界。 14.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此时的李煜词月亮似乎显得格外清亮:“晓月堕,宿云微”、“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清冷的月光寄满了思念之情,加上凄清的处境,悲凉的心境就真的如水般单薄,如冰般寒冷。 思念时总会自然而然的抬头望月,同沐一抹月关,古国雕栏仍在只是改了朱颜。 15. 似乎对于当时的李煜已无觉春秋,都是一般的苦涩清冷。 16. “春意阑珊,流水落花春去也,”春天百花盛开,草色渐绿,树木开始发芽,到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春天意象使人感到充满希望,但李煜过着囚徒般的监禁生活,春天的美正好反衬他的苦难而又艰辛的生活环境,反映他的忧郁精神状态。 在他眼中,春天是如此的美好,但却短暂易逝,人们无法追求永恒的生命。 这使他悲叹伤心,泪流满面,所以他用春天意象来表达他的悲伤和悔恨之情。 17. 秋天是植物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也由热转冷,大自然变得萧条。 秋天意象引发了他的悲哀和孤独之情,他忧虑国家的命运,他想念故国故土,怀念原来奢侈无忧的宫廷生活;所有的这些情感都由秋天的凄凉景色引发而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一个典型的寂静秋夜:安静的院落,上了锁的门,黑暗夜色中孤独的梧桐树;孤寂的秋夜刻画出李煜内心的凄凉而又悲苦之情:悔恨,苦恼,羞辱时常困扰他的内心。 18. 我在读这些意象时似乎更多的是幻想一种完整的画面,落梅后必有一空荡荡的楼台,铁砧声声,想必是回荡着一个深夜难寐寂寞的内心。 同时自然而然的进行对比,往日的辉煌,如今的梦幻,似乎正是这种切实的拥有与幻想的反差才足够强大,李煜不用描写被禁后的处境,只用写写他内心的幻觉就足以让人感受他的心碎了。 正是这种昔日美好往事的追忆和眼前凄凉处境的慨叹,造就了一代不朽的词篇,追忆往事以求得心灵上的慰藉与补偿,而结果却适得其反。 这种美景哀情被奇妙地组合在同一篇词作中,使哀情更显其哀,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感伤的风格,更具魅力。 试问,词坛能有几人有幸体验如此丧国之痛,又有几人能真实的感觉到李煜的悲情与不幸。 19. 历史给了李煜戏剧般的身世,李煜似乎总是在聚光灯下“自言自语”,他表达他的欢乐的宴会,他痛哭他失去的国家,他倾诉愁肠。 读者心中都在塑造着一个不同的李煜,我们猜测他早年浮华的身世有多么美好,我们推测被禁的生活是多么生不如死,但我们知道:他是那么的落寞,那么的悲伤。 他已不是一位君王,纵然会有落魄的君王,但他都算不上,他只是一个无力的文人,只能活在幻想之中,只是一个能让我们感动的词人;然而,他终究还是一代南唐后主,正是这戏剧般的身世,让他能有如此情感。 我们感动的早已不是几句词篇,而是一颗真实而悲伤着的心。